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快讯 >  
再谈“澥门王登瀛”
来源: 鹭客社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16 00:15:31

鹭客社: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


(资料图)

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,请让更多的人关注“鹭客社” 。

7788书法收藏网拍卖品

近日,国内一书法收藏网出现一书法拍卖品,落款赫然写着“澥门登瀛”四个字,这让我想起去年一月份的相关探讨。

1.

2022年1月,我在漳州 台商投资区 白礁村采风时,路过一户古厝人家。

无意间看到古厝院落门楼中嵌有一方石刻,内容为苏轼的《 记承天寺夜游 》(残缺,篇首少了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”九字):

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
落款为:“ 澥门王登瀛 ”。

网上搜了下,王登瀛的资料大致为:字阆洲,明末福建人,与陈元辅、程顺则等交游,书宗董香光,尝游琉球等国,著有《中山诗文集》。程顺则是琉球国著名学者,被称为“琉球五伟人”之一,至今在琉球地位崇高。陈元辅是福建大儒,程顺则赴闽时拜其为师。

王登瀛能与陈元辅、程顺则两贤交游,固然也是当时福建文人中的翘楚。我好奇的是,这“ 澥门 ”又是指何地?白礁村为王氏聚居村落,王登瀛与白礁村又是何关系?白礁村会不会就是“ 澥门” ?如果白礁村不是,附近的海门会不会就是 “澥门” ?王登瀛字阆洲,这“阆洲”又是指哪里?

就 “澥门” 两字,我请教了曾研究琉球三十六姓的夏敏教授。夏教授不解,转而询问曾在琉球大学读博士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季龙飞(专题研究过程顺则与王登瀛)。季龙飞老师亦直言,“ 澥门” 这个资料他是第一次见到。

前述王登瀛书法落款为“ 澥门 王登瀛”, 夏教授提供的 王登瀛为友人写的序与王登瀛送程顺则父亲程泰祚的 画作(见附图)两者落款皆有“ 闽中阆洲王登瀛 ”字眼。王登瀛是福建人的身份是确定的。从序中的“蟠桃坞柳轩”地点看,王登瀛在福州呆过显然也是有迹可行。

那“ 澥门”究竟在 “闽中”的哪里?这就需要探讨了。

“ 澥”指伸入陆地的海,我不由联想到白礁附近的海门岛。“ 澥门”之意会不会就是指“海门”?“ 阆 ”的解释之一指“ 门高大的样子”,“ 阆洲 ”似乎也有“海门”之意。

王登瀛 是海门人?

2.

关于王登瀛的 “澥门” ,厦门人文学者谈一海提出了他的观点:

王登瀛,字阆洲,“阆洲”与登瀛之“瀛洲”互通,皆指海上神仙所居山。而“阆洲”即阆风之苑(简称“阆苑”),传说中仙人的住处。唐 王勃 《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》:“玉楼星峙,稽阆苑之全模;金阙霞飞,得瀛洲之故事。” 元 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二折:“你看那缥渺间十洲三岛,微茫处阆苑 、蓬莱 。” 清王韬 《淞滨琐话·药娘》:“二女有时靓妆炫服,凭朱栏而延伫,见者疑为阆苑神仙,缥缈天外。”南北朝时陈朝之张正见的《神仙篇》:“瀛洲分渤澥。阆苑隔虹霓。”“澥”常作为“渤海”或东海的别称,“渤澥”即是“渤海”。“澥”在潮汕话中音近“海”。 “澥门”与“海门”音同。

谈一海谈到了王登 瀛名与字的关联,还指出 在潮汕话 中 “澥”与“海” 读音相同。

我找来潮汕话听听, “ 澥”确实与 “海” 读音相 同 ,漳州话也一样。了解到这里,似乎 “澥门”就是“海门”了!

然而,波折又起的是,鼓浪屿瞰青别墅也发现了与“王登瀛”有关的踪迹。

鼓浪屿瞰青别墅附近\"曲径通幽\"石刻旁有“王登瀛”题瞰青别墅的一首诗,诗中首句为:“华萼相辉映,天涯况弟兄......” 落款是“八十二叟 王登瀛 ”。刚我们谈到, “ 闽中阆洲王登瀛 ”是明末清初的人 。瞰青别墅由南安人黄仲训始建于1918年。这位在题诗时已八十二岁的“王登瀛”显然不可能是明末清初那位。

明清时期的福建是不是有过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“ 王登瀛”?

夏敏教授查找一些资料后,确认福建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“ 王登 瀛” 。前者就是明末清初与程氏父子有交集的王登瀛,后者是曾任清末刑部官员的南安人王登瀛。清末的王登瀛是南安人,光绪二年(1876)为丙子科副举人。前一个王登瀛比后一个大200岁左右。

有意思的是,我在《泉州网》看到一篇文章。文中指出泉州 旧馆驿20号和22号是清光绪年间刑部主事王海文故居,而王海文(1828年-1920年),原名王登庸(嬴),又名王海云,原籍泉州南安二十二都美林格后村。其先祖居于南安,后迁至西街裴巷,王海文当上刑部官员后,在旧馆驿购地建宅。文中指出王海文82岁时为同乡黄仲训的“瞰青别墅”题写楹联一副:“ 花萼相辉映,天涯二兄弟(况弟兄);越裳(当指越南)优(犹)一室,闽峤有同情。风雨青山约,江湖白水盟;乐邱与别墅,两地是平生 ”(有一些错误,我根据石刻图片做了点校正,找个时间,到瞰青别墅再认真辨识下)。据悉,泉州西街台魁巷“奇仕妈宫”前的亭柱上,刻有落款为“里人王登瀛”的联对,南安洪濑篷莱境关圣庙、南安美林街道梧山村保济堂均有 王登瀛题的字。

经分析,抄录东坡诗的“澥门王登瀛”应该是前者,明末清初的王登瀛。

关于“澥门王登瀛”的生平事迹,日本东京大学学者池田温在《从【梅花百咏】看日中文学交流》一文中惋叹道:“目前尚未发现相关的传记资料,想必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文人”,并指出王登瀛曾“师从陈元辅”。

如果“澥门”是“海门”或者“白礁”,那王登瀛的老家就找到了。

欢迎读者留言共同探讨!

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王登瀛书法石刻所在古厝(摄影:林鸿东)

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王登瀛书法石刻(摄影:林鸿东)

王登瀛送程顺则父亲程泰祚的画作(图片提供者:夏敏教授)

王登瀛为友人写的序(图片提供者:夏敏教授)

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

本篇图文均为原创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欢迎转发、群发给你的朋友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。但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如需转载,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class="ad_desc">广告

X 关闭